当前位置: 首页 > 写景散文 > 正文

家乡的殡葬习俗拾遗_睹物思人_海天散文

来源: 东部文学汇 时间:2023-08-07
    儿时爱绕在爷爷膝下听他讲故事,少时爱呆坐在灯下听妈妈诉说往事。上学了,工作了,几十年见到的,听到的,经历过的,都成了断断续续的记忆拓片。特别是家乡的丧葬风俗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让我感兴趣的同时,也对这种丧礼习俗创办沿袭的家乡人顶礼膜拜。 “出门三五里,各处一乡风。 ”经过几十年的细心观察询问,我发现,我的家乡方圆几十里的丧葬风俗虽不一样,但也大同小异。     我们豫北的殡葬礼仪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     报丧。亡故亲人的事主,一般都会先请来几位辈分较高的族人和通晓礼仪的“执客”,共同商定下葬日期。下葬分“逢七”和“逢五”,而且还有“忌土”的避讳。“忌土”按照姓氏稍有不同,有的姓氏忌六月和腊月,有的姓氏忌三月和九月(均是农历)。如果正好赶上忌土的月份,是不能开挖墓穴的,只能在墓地旁边临时搭建“丘坟”,到清明节、中元节等“鬼节”时再举行正式下葬仪式。下葬的日期定下来后,事主会请专门的人分赴亲朋好友家报丧,通知下葬日期。        哭路。当收到亲人亡故的消息后,亡人已经出嫁的姐妹、女儿、侄女、孙女等要从自己家里一直哭回到事主家里。在哭路开始前,还有给家里的上辈如婆婆磕头报丧的仪式,上辈会准备黄纸和鞭炮,并派人陪同回娘家。因为边哭边走毕竟不怎么顺当,路程较远的,也没有那么多力气,很多人都是从自己家里出来哭出自己居住的村子,就不再哭了,直到快进入娘家的村子时再开始放声大哭。 入殓。当亲朋好友都到齐后,要给亡人穿上寿衣(大部分在去世时已经穿上),抬到棺材里入殓。棺材里面会撒入草木灰,一般要找七户人家的草木灰,并要象征性地付给这七户人家几毛钱。寿衣不能有扣子,如果有扣子,一定要摘下,但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。       送盘缠。亡故的第二天晚上,要给亡人“送盘缠”,也就是在十字路口焚烧黄纸和纸折的元宝等,祈愿亡人的灵魂顺利升天,遇到难题可以“花钱”打通关节,不会被恶鬼欺负。对于已经出嫁的女儿、侄女、孙女等,黄纸的重量有一个规定:必须是九斤四两。“九、四”大概是“救死”的谐音,寓有盼望亲人能够活过来的愿望。       三天棺封口。亡故的第三天,亲朋好友会赶到事主家里进行祭奠。到晚上,要进行封口仪式:封死棺材的盖子。在封口前,亡人的大儿媳要端上一碗清水,给他“净面”:用棉花蘸上清水,擦拭脸部。擦一下,扔掉棉花,再用新棉花蘸水擦拭,反复若干次。剩下的清水,大儿媳还要喝下去。“净面”后进行遗容瞻仰,亲朋好友按顺时针的方向环绕棺材一周。在这个环节,忌讳泪水洒到遗体上,以确保亡人安心上路。       出殡。按照既定日期,亡故的第七天或第五天,亲朋好友会再次来到事主家里,一同参加出殡仪式。事主家里会搭建灵棚,摆上亡人遗像,遗像前再摆上五份馒头(每份五个)、五份荤菜、五份素材,以及酒壶、酒杯,供人祭奠。灵棚前侧两边用白纸黑字书写“慎终须尽三年孝,追远常怀一片心”等样式对联,横批一般是“当大事”或“祭之以礼”。出殡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三、四点钟,棺材安放到一架由十六人抬的“仪杠”上,男人们在仪杠前面,女人们跟在仪杠后面。这时候,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还要按照类别,推选一名主祭带领大家再次进行集体祭奠。祭奠的形式很复杂,有“二十四拜”、“巧十三”等。     下葬。在从事主家里到墓地的路程上,仪杠是不允许着地的。执客会时不时地大声吆喝“孝子谢议杠会啰”,男人们就回身磕头感谢抬仪杠的人。棺材安放到墓穴后,亡人的近亲还要认真观察棺材的方向、方位等。都满意了,才会封土筑坟。不过,由于这时候亲人们都比较悲痛,坟丘不会筑得很大。下葬后的第二天,近亲还会再次上坟封土,称之为“复三”。下葬后第三天,亡人的儿女要带上礼品,到姥姥家受泪,表明自己对亡人的孝心。整个殡葬仪式基本就结束了。      除了以上主要仪式外,还有“过七”(从去世那天开始计算,每七天上坟烧一次纸,七七也称为尽七)、“百纸”(去世的*一百天上坟烧纸)、一周年、二周年、三周年等。在那些主要仪式中,还包含很多细节性的活动,如:点长明灯、扎社火、缝孝鞋、做孝衣、撕香帽、扯分手布、摔牢盆、撒引路纸斗等等。     这些有趣的丧礼习俗,对我来说,虽无法考究却极具吸引力,它繁琐的过 程寄托了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亲人的牵挂和哀思,它安排好亲人在天堂的一切生 活,看似荒诞离奇,却包含了对亲人的无限爱意,但很令人心安的是,不管死 者生前的声誉好坏、功绩大小,也不管死者的儿女是否孝顺,死后都能按着前 人传承下来的习俗,在另一个世界享受这些虚无飘渺的优厚待遇。 家乡的这些丧礼习俗,虽没什么科学依据,但它同样是一种优美的原始文化,这么多年来一代代沿袭传承,不能不说是家乡人创造的奇迹,正因为如此,我才爱听,爱看爱问,并且永不厌烦。

热门栏目